低黏度互溶液体的搅拌操作一般都是在湍流状态下进行的。因而这一过程就具有较强的主体扩散、湍流扩散和分子扩散,在宏观混合的过程同时伴有很强的微观混合过程。为达到搅拌液体的混合均匀状态,低黏度互溶液体的搅拌首先要求提供足够的循环量,避免在器内出现死区,使所有搅拌液体都能产生快速对流循环运动。其次,还要求化工搅拌器造成的液体湍流强度或剪切速度要大,尤其是当两种液体黏度相差比较大时,剪切的存在将有利于高黏度液体在器中的分散,有利于湍流扩散的强化。此外,当需要混匀的两种液体数量相差较大时,少量液体的加料位置是很重要的,理想的位置是叶轮区,或是在叶轮吸入口附近,以保证进料能很快通过叶轮,促使搅拌液体很快达到浓度均化。
不过一般情况下,低粘度互溶液体之间的混合并没有那么复杂,我们只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1.循环量要足够大,要使得所有的液体都在快速的循环运动,不要使搅拌器内出现死区。
2.虽然同为低粘度溶液,但是不同的溶液,其粘度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别,如果两者的粘度相差过大,那么对搅拌器的控制上就要着重注意对湍流和剪切强度的保持,因为这样的话,高粘度液体的分散速度就会加大。
3.如果两种液体的数量上相差较大,那么少量的液体应该加在旋转的叶轮附近,这样会有效加快搅拌效果。
复杂固体行为是指固体的表面化学和粒子本身的表面物理问题控制了粒子行为的过程。这些表面化学因素包括偶极作用、离子效应、极化效应、pH值和其他化学效应;表面物理问题包括团聚、絮凝、表面电荷、多层吸附、黏结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控制着固-液体系的结构和流变行为。
简单固体悬浮体系的混合流型类似于单相混合,所需搅拌器的混合功率也接近于单相混合。在固体含量比较低时,通常不影响功耗;当固体含量比较高时,黏度会显著增加,从而改变体系的流动区进入层流区,这样功耗就会增加。有时候,当固体含量比较高时,如达到50%~80%,体系会转换成剪切增稠体系,这样功耗就会大幅度增加。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配碱槽搅拌器的中拓鼎承于2025/5/30 3:41:01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xinyang.mf1288.com/sdztdc202302-2865615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