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与防篡改
紧密包裹使货物难以被局部拆解,降低运输途中被盗或替换的风险。
应用场景:值电子产品、药品的物流运输。
货物标识与追溯
透明缠绕膜可搭配标签或条形码,便于货物识别与信息化管理。
技术结合:与RFID标签结合,实现物流全程可视化。
临时存储与防锈
缠绕膜可短期覆盖机器设备,防止灰尘和湿气侵入,减少防锈处理成本。
案例:工厂设备搬迁时,用缠绕膜包裹后可直接露天存放数周。
PE拉伸缠绕膜具有以下特点,从物理性能、使用效果、环保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物理性能特点
高拉伸强度与回弹性
拉伸倍数:通常可达300%-500%,部分产品可达600%以上。
回弹力:拉伸后能迅速回缩,紧密包裹货物,防止运输中晃动或移位。
案例:托盘货物经缠绕后,可承受叉车高速搬运时的冲击力,货损率降低70%以上。
优异的抗穿刺与抗撕裂性能
抗穿刺强度:可达150-300g/μm(根据厚度不同),能有效抵御尖锐物体刺穿。
抗撕裂性:横向撕裂强度高,即使局部破损也不会迅速扩散。
应用:包装建材、玻璃制品等易碎品时,破损率降低85%以上。
对于表面光滑的货物,选择合适的拉伸缠绕膜厚度需综合考虑自粘性需求、运输环境、货物重量及包装效率。以下是具体建议及分析:
推荐厚度范围
常规场景(轻至中型货物):
15 - 25μm
适用场景:玻璃制品、金属板材、塑料制品、电子产品等表面光滑且重量较轻(如单件≤20kg)的货物。
优势:
膜层较薄,贴合性好,能紧密包裹货物表面。
自粘性足够(建议选择自粘力≥1.5N/25mm的膜),可避免运输中滑动。
成本较低,适合短途或室内运输。
案例:某电子厂包装平板电脑(单件5kg),使用20μm缠绕膜,自粘性良好,包装效率提升15%。
重型或长途运输场景:
25 - 35μm
适用场景:重型金属部件、大型玻璃幕墙、工业设备等(单件>20kg)或需长途运输的货物。
优势:
厚度增加,抗拉伸和抗穿刺性能提升,减少运输中因震动或摩擦导致的破损。
更好的缓冲性能,保护货物免受轻微碰撞。
案例:某建材公司运输重型玻璃(单件50kg),改用30μm缠绕膜后,破损率从8%降至2%。
薄膜厚薄对成本的影响需综合考量:
直接成本:厚膜单价高,但用量可能减少。
隐性成本:厚膜可提升效率、降低货损,但增加仓储和运输成本。
选择:根据货物特性、运输距离和价值,通过成本模型计算总成本,选择的厚度。
示例结论:
若单托盘货物价值≥2000元,且运输距离>500公里,建议选择35μm薄膜。
若货物价值<1000元,且运输距离<200公里,建议选择20μm薄膜。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上蔡拉伸缠绕膜批发的信阳盛源包装于2025/8/15 17:21:12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xinyang.mf1288.com/xysybz-2881357074.html